導語:別一直給寶寶吃的「太精細」,家長要當心了,以免對寶寶不利
過去人們為了生活過得好,很少將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只要孩子餓不著就行,現在時代變了,家長照顧孩子會面面俱到,越來越精細,這樣真的好嗎?尤其是在飲食方面,很多家長都習慣讓孩子吃的精細些。

有一次去同事曉芳家做客,孩子要吃蘋果,曉芳在做飯,我沒事做,就幫忙給孩子洗蘋果,順便切成兩半。
我正準備給孩子吃的時候,曉芳過來了,看到孩子要吃蘋果,就將我切開的蘋果接了過去,并說:「我每次都要切成小塊給孩子吃,習慣了」,隨后將蘋果皮削了、核去掉了,還切成了小塊,一口一個的大小。

看到曉芳這樣做,我趕緊對她說,孩子都五歲了可以啃蘋果吃了,不需要弄得這麼精細,而且長期這樣,孩子將來容易長雙排牙。
我說了這些后,曉芳并沒有聽進去,等到孩子六歲多換牙的時候,曉芳發現孩子乳牙沒掉,就長出了恒牙,這時才想到我說的話。
可孩子長期吃的太精細,習慣了這樣,見到大塊食物或者較硬的食物就比較抗拒,吃的話也吃得特別慢,這些情況的出現,讓曉芳悔不當初。

注意了,別一直給寶寶吃的「太精細」,家長要當心了,以免對寶寶不利!如果你家寶寶還小,就別入坑了,正確添加輔食才對寶寶發育和身體健康更有利。
當寶寶一歲前,他的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不是很好,需要把食物做的精細些,但也不是一直給寶寶吃泥糊狀食物,因為這樣做的話,寶寶的咀嚼能力無法得到鍛煉,消化能力也無法得到提升。

一般情況下,泥糊狀類的食物吃到八個月左右就差不多了,要給寶寶吃稍微有顆粒感的食物,比如爛面條、爛粥、碎菜、烤饅頭片、餅干等,逐漸讓寶寶適應,咀嚼能力會越來越好,消化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如果寶寶從吃輔食到一歲期間,一直吃泥糊類食物,會習慣這種不嚼就吞的感覺,等再去添加較硬的食物時,寶寶會很抗拒。家長后面繼續一錯再錯的話,為了迎合寶寶,還是提供非常精細的食物,寶寶的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會非常差,牙齒也得不到鍛煉,將來很容易遇到脾胃虛弱和長雙排牙的情況。

當寶寶一歲后,所吃的食物要逐漸向大人的食物靠攏,只是味道要一直保持清淡就好。一歲后的食物,從小塊過渡到大塊,讓寶寶逐漸適應。比如蘋果,先切成小塊,適應后切成大塊,再慢慢地過渡到讓孩子拿著整個蘋果吃。
給寶寶一直吃的太精細真的不好,家長要明白,別再一錯再錯!當然也不能為了提高寶寶的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在寶寶不到一歲的時候就吃大人飯,不要太極端,循序漸進對寶寶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