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2歲女童誤食整盒咳嗽藥,家長巧用「土法催吐」:二十分鐘全吐了

2歲女童誤食整盒咳嗽藥,家長巧用「土法催吐」:二十分鐘全吐了
2023/04/05
2023/04/05

都說良藥苦口其實不盡然,現在很多兒童用藥外表都會做一層五顏六色的糖衣,這樣導致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吃藥,哄騙孩子說是糖果,彩虹糖,這樣孩子就會乖乖吃藥。

雖然這個辦法當下奏效,但是其實卻給了孩子一個錯誤的觀念,讓孩子誤以為五顏六色的小藥片就是糖果,是好吃的。平時孩子趁著家長不注意在家翻箱倒柜的玩耍的時候,如果一旦找到了家里的備用藥,就很容易當作糖果誤食,危害孩子的生命健康。

這不是危言聳聽,因為現實中這樣的案例并不少見。成年人知道是藥三分毒,沒事誰也不會去亂吃,但孩子不同,年幼的孩子并不知道其中的危險,甚至覺得這是糖果。

近日,一位來自浙江蓮都的寶媽就分享了自家女兒誤食整盒咳嗽藥的經歷。

據這位寶媽介紹,當時女兒在家趁著大人不注意,誤食了家中一整盒的咳嗽藥。自己發現后當即帶孩子去了醫院,醫生檢查后說只要及時讓孩子把藥吐出來就好。家人嘗試著幫孩子催吐,但是孩子都吐不出來。

情急之下寶媽想出了一個土辦法,開車帶著孩子,停一下,開一下,讓孩子暈車。沒想到效果格外的好,僅僅用了二十幾分鐘孩子就把藥全吐出來了。

看完這位寶媽的分享,不少網友都被寶媽的智慧折服:「思路打的很快」,「司機和陪同的人也一起吐了」,「思路不錯是個辦法,之前我家孩子也差點吃了大人的藥,嚇得我趕緊把家里所有的藥都鎖起來」。

這位網友的擔心不無道理,誤食或者用藥不當都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尤其是某些特殊的藥物,輕則留下后遺癥重則致死。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來預防孩子誤食藥物呢?

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孩子為什麼容易誤食藥片呢?

1、喜歡模仿大人,孩子平時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言行,平時看到大人吃藥,如果家長沒有及時向孩子解釋清楚,為什麼要吃藥以及平時沒事的時候不能吃藥,那麼孩子找到機會就會模仿大人的樣子跟著吃藥。

2、以為藥片是糖果,不少兒童藥品不僅顏色鮮艷五顏六色,為了讓孩子更愿意服用,通常外表還會有裹上一層甜甜的糖衣。加上有些家長錯誤的引導,孩子很容易把藥品當作糖果誤食。

3、好奇使然,孩子天性好奇,平時喜歡探索一些未知的角落,翻箱倒柜是孩子的拿手好戲。加上孩子年齡還小,缺乏這方面的知識,也不認識藥品外包裝寫的是什麼,很容易把藥片和糖果混淆。

避免孩子誤服藥物,家長應該怎麼做?

1、保管好藥品

不論是家里老人需要定期服用的藥物,還是家中常備的一些備用藥,平時都一定要保管好。家長可以準備一個能上鎖的小藥箱,上鎖后把藥物妥善保存,并且盡量把藥箱放在孩子夠不到的高處,避免孩子拿到。

2、讓孩子知道藥物和食物的區別

家長平時服藥或者給孩子服藥的時候,應該和孩子解釋清楚,是生病了才需要吃藥,平時沒事是不能亂吃藥的,這樣會傷害到自己。

同時,家長也可以借助一些繪本、動畫、游戲等,幫助孩子認識到藥物和食物的區別,更不要為了讓孩子乖乖吃藥而哄騙孩子說藥片是糖果。

3、教會孩子認識內服藥和外用藥的區別

家長平時可以嘗試讓孩子知道內服藥和外用藥的區別,比如酒精、碘伏等這些藥是絕對不能喝的,不然會中毒等。同時,家長平時也要教育好孩子,不能隨便亂吃來路不明的東西或者不認識的東西,應該先征求大人的意見。

4、遵醫囑,不隨意給孩子吃藥

如果孩子生病需要用藥,家長也應該事先核對好藥物的名稱、用量等,謹遵醫囑給孩子用藥,不隨意增減藥量,也不要看到病情稍微好轉就立刻停藥,這樣反而會導致病情反復。

除此之外,家長最好也不要隨意自行給孩子用藥,有些疾病雖然看似癥狀相似,但實際卻不是同一種疾病,自然用藥就大有不同。孩子生病家長著急很正常,但專業的事情還是應該交給專業的醫生來處理哦。

最后,家長平時如果發現孩子有不小心誤服了藥物,或者突然出現異常,不要猶豫,一定要第一時間帶孩子前往醫院接受治療。

關于今天的話題,你還有什麼想法嗎?歡迎留言評論,和我們一起交流哦。寫文不易,如果覺得對你有用,就動動手點贊轉發哦!

免責聲明: 本人的科普,科普內容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人就職單位無任何關系。如果我的科普內容有誤,請留言告訴我,我非常愿意核實并更正。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刪除。

用戶評論
相關推薦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