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紅紅~
有一次,紅紅5歲的兒子明明和好友4歲的女兒靈靈在小區里玩扭扭車。忽然,半路跳出來一個5-6歲的小胖墩男孩,只見他一邊吼著「讓開,我要玩」,一邊就來拉扯明明。
明明嚇得不知所措,一邊憋著淚,一邊慌張地就要起身把車讓出來。倒是另一邊的靈靈不干了,只見她捏緊小拳頭,高高抬起頭就沖小胖墩大吼起來:「這是我們的車,你這樣是不對的!」
男孩被嚇了一跳,仍然不甘示弱地表示,路是他的,不許明明和靈靈過。靈靈更不干了,大吼著:「路是大家的,才不是你的,你這樣是壞孩子的行為!」
眼看著靈靈寸步不讓,小胖墩還想明搶,靈靈大聲斥責他:「我告訴你,我媽媽就在后面,她馬上就到了。」小胖墩一聽,嚇得灰溜溜地逃走了。
整個過程中,5歲的明明都處于懵懂無知、手足無措的狀態,倒是4歲的靈靈頭腦清晰、機靈應對。紅紅忍不住對好友感慨:「你家靈靈也教得太好了,機智勇敢又果決,這樣不好惹的孩子,到哪里都不會被欺負。」
好友有些尷尬地說:「你這真是揶揄我啊,我家的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靈靈這丫頭可不是我帶的,她這麼棒可都是婆婆的功勞。」
她這麼一說,紅紅一下子就想起來了,可不是嗎,朋友工作忙,靈靈這丫頭可都是她奶奶一手帶大的。
想到自家孩子那膽小如鼠的樣子,紅紅坐不住了,特地登門拜訪了靈靈的奶奶,跟她請教怎麼培養孩子「惹不起」的氣質。
奶奶說的方法很簡單,一共就3點,紅紅特地做了整理,希望對大家有用。
善用同理心,停止自以為是的指責
同理心,又被稱為「設身處地地理解」、「共情」,泛指心理移位,將心比心,指設身處地地為他人的情緒和情感的認知性的覺知、把握與理解。
雖然很多家長嘴上說著同理心,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并不多。就以孩子被欺負為例。很多家長一聽到孩子被欺負,瞬間就火冒三丈,第一反應就是 「你怎麼不打回去?」「你不會找老師、找家長嗎?」
換位思考一下,假如被欺負、受委屈的是我們自己,這時候我們最需要的是什麼呢?傾聽、關心、安撫、擁抱,反正一定不會是指責。
因為道理很簡單:如果能打贏,孩子早打了;如果找老師家長有用,孩子也就不會帶著滿腹委屈回家了。
而且,這時候來自家長的指責,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給孩子造成二次傷害,甚至對孩子的性格培養和人格完善都會帶來毀滅性打擊。
因此,培養孩子「不好惹」的氣質,第一件事就是 善用同理心,停止自以為是的指責。用傾聽、尊重、感同身受來給孩子做好心理安撫,用無條件的愛來平復他沮喪的心情。
讓他知道,父母是愛我的,我也是值得被愛的,錯的人不是我。有了這樣的認識,即使以后再被欺負,孩子也才會愿意和父母說,父母也才能及時發現孩子的遭遇,幫他走出困境。
鍛煉身體,結交好友
研究發現,喜歡欺負人的孩子,最愛挑那些體格瘦小、容易落單的孩子下手,因為這樣的孩子即沒有足夠的力氣進行反抗,也沒有好朋友從旁協助,孤立無援的他們受了欺負大都只能默默忍受。
因此,想要避免孩子因為體質和交際等原因受到欺負,加強體育鍛煉、結交好友是最好的辦法。
而且,體育鍛煉的好處非常多,不但能增強體質,提升免疫力,還能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更堅韌,自信心也會得到提升,是一件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
至于結交好友就更不用說了,有了好朋友,孩子不但能從中學會合作交流,他的情感需求也能得到滿足,性格也會得到完善。而且,有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孩子也就 有了依仗,再也不是孤單一人,即使沒有父母在身邊,那些想欺負他的孩子也 不敢輕舉妄動。
防霸凌教育要趁早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一輩子為孩子保駕護航,守護他一世逍遙。但是,我們不得不認清一個事實:我們能陪孩子一陣子,卻不能護他一輩子,因為孩子總是要長大,會離開我們的,而這個離開,其實從上幼兒園就開始了。
因此,與其等到孩子受了欺負才自責懊惱,不如未雨綢繆,早早給孩子做好反霸凌教育,把自我保護的意識刻進孩子的大腦里,讓他在受到欺負時第一時間就是勇敢反抗。
不過,大人遇到新事物尚且需要慢慢咀嚼消化,更何況是理解能力有限的孩子了。為了幫助靈靈能準確分辨什麼是霸凌,以及遇到霸凌時的應對方法,奶奶采用了靈靈最喜歡的學習方式: 讀繪本,講故事+游戲演練。
奶奶還特地請教了幼教老師,買來了反霸凌繪本,每天都給靈靈講一講,再玩一玩。沒想到,小丫頭悟性特別高,沒多久就變成了「不好惹」的小機靈,更學會了活學活用。
奶奶給靈靈買的兒童反霸凌教育繪本,由資深幼教專家編寫,通過正面引導,能教會孩子培養自我保護意識,辨別霸凌,遠離傷害,能幫助孩子學會拒絕、克服恐懼、積極樂觀,更能對霸凌行為大聲說「不」。
家長在教孩子時,也要注意教孩子區分和引導,比如:被同學嘲笑是「又矮又胖的小土豆」,不想去教室;被攔住去路,還被推倒在地,心里很害怕;送好友的禮物卻被同學污蔑為偷的;自己的東西被搶走;被全班排擠;遭到辱罵等。
每一個場景都是校園霸凌中最常見、卻又最容易被忽視的,要注意教會孩子準確辨別并正確應對霸凌現象。比如:隱形霸凌、肢體霸凌、情感霸凌、財物霸凌、身體侵害、社交霸凌、關系霸凌、言語霸凌等。
孩子在遇到的第一時間就能分辨霸凌現象,并能立刻想到應對之策。
除了看繪本、講故事,奶奶每天都會抽出一定時間,和靈靈進行角色扮演,讓靈靈進一步把學到的知識進行加深和內化。正是有了平時的不懈努力,靈靈有了自我保護意識,才能在遇到小胖墩欺負時大聲說「不」。
如果你家孩子也處于2-8歲之間,也想要孩子勇敢機智「不好惹」,建議也給孩子做一做反霸凌教育。畢竟,父母能做的就是未雨綢繆,能提前預防的事,就不要事后補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