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新手寶爸寶媽的認知里,剛出生的寶寶的一天應該不是在睡覺就是在睡覺的路上,除了喝奶,睡覺就是寶寶的頭等大事。
當然新生兒確實需要足夠的睡眠,但有時候身體不適卻會讓寶寶無法安穩入睡,而不會表達的寶寶只能用哭鬧來表達自己的不適,時常讓新手寶爸寶媽煩惱不已。
近日,一位新手寶爸就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的煩惱,引來眾多網友的關注,紛紛表示學到了。
視訊里一名2個月的小寶寶趴在爸爸的肚子上睡得正香,爸爸為了能夠脫身,正在小心翼翼的試圖把寶寶轉移到枕頭上。期間還不停的安慰寶寶:「爸爸還在,爸爸還在」,在寶爸的不懈努力下,最終沒有吵醒寶寶成功解放自己。
據寶寶的媽媽介紹,寶寶才剛滿2個月,平時經常腸脹氣,自己和孩子的爸爸試過了各種辦法都沒用,孩子只有趴在爸爸的肚子上才能睡得香。但時間久了爸爸受不了,想解脫自己,這才想出了用枕頭替代的辦法,不過目前看效果還不錯。
可能不少新手寶爸寶媽都有過同樣的煩惱,寶寶經常沒有緣由的哭鬧不安、蹬腿、面色漲紅,睡不安穩,但是明明尿布剛換的,奶也剛喂的,寶寶到底為什麼哭呢?
其實寶寶0~3個月的寶寶出現這些癥狀,有可能就是脹氣了。包括寶寶大一些能表達后,會說自己肚子難受,同時出現屁多、打嗝的癥狀,大部分也是因為腸脹氣。
那麼寶寶為什麼會腸脹氣呢?
1、吞食過多的空氣
寶寶用奶瓶喝奶的時候,如果吸允太急、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適當或者瓶身傾斜,都會導致寶寶吞食過多的空氣,引起腸脹氣。甚至寶寶過度哭鬧,也會導致腸脹氣。
2、腹部著涼
當寶寶的腹部受涼導致著涼的時候,寶寶的腸道功能就會紊亂,從而出現腸脹氣,同時如果紊亂嚴重,寶寶還有可能出現腹瀉的情況。
3、消化不良
寶寶消化不良導致腸道內糞便堆積,因而導致產氣的壞菌增生,引起腸脹氣;另外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過敏、腸炎等引起的消化、吸收不良,也會產生大量的氣體。
4、腸胃蠕動障礙
單純功能性的腸胃蠕動障礙被稱為「假性腸梗阻」,而腸胃道真正缺乏神經節的腸胃蠕動障礙則被稱為「先天性巨腸癥」。這類問題的嚴重程度不同,有可能導致腹脹、慢性便秘、嚴重嘔吐等癥狀,有可能是暫時的也有可能是終身的。
寶寶腸脹氣應該如何護理
1、哺乳期媽媽調整飲食
媽媽的母乳中如果含糖量過高,糖分就會在寶寶的肚子里過度發酵,導致寶寶出現腸脹氣,這時候媽媽就需要注意減少糖分的攝入了。此外,哺乳期間寶媽還要盡量避免食用容易引起寶寶腸脹氣的食物,比如紅薯、花菜、玉米以及辛辣食物。
2、腹部按摩幫助緩解
寶媽可以讓寶寶仰面躺在床上,抓著寶寶的腿做蹬腳踏車運動,適度的按摩可以促進寶寶的腸胃蠕動和排氣,緩解寶寶的腸脹氣。也可以讓寶寶在消化食物過后,在床上趴一會兒,這樣不僅有助于擠壓腹部幫助排氣,還可以鍛煉寶寶的上肢力量、防止寶寶的后腦勺變平。
3、幫助寶寶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
寶寶餓太久后,喝奶時就會因為過于急促而吞入大量的空氣,因此寶媽們平時要注意按時給寶寶喂奶,并且喂奶后幫助寶寶拍膈,促使腸胃的氣體從食道排出。
除此之外,寶媽也可以嘗試用熱毛巾覆蓋寶寶的腹部,通過熱敷促進腸胃蠕動,不過需要注意毛巾的溫度哦,以免燙傷寶寶。
如果寶寶肚子漲得很大、很硬,且寶寶看起來精神狀態不佳、看起來很不舒服,甚至出現嘔吐、大喘氣等異常情況,一定要及時帶寶寶就醫。
關于今天的話題,你還有什麼想法嗎?歡迎留言評論,和我們一起交流哦。
免責聲明:本人的科普,科普內容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人就職單位無任何關系。如果我的科普內容有誤,請留言告訴我,我非常愿意核實并更正。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