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4歲女孩的意外事件不應輕易翻篇,青春期社交安全,家長別忽視

14歲女孩的意外事件不應輕易翻篇,青春期社交安全,家長別忽視
2023/03/08
2023/03/08

作者 |探長(共1664字,閱讀約4分鐘)

一位14歲女孩兒,被3名成年男子帶入酒店之后,沒有再回家,也永遠的離開了她的父母。

14歲女孩的意外事件不應輕易翻篇

一位14歲女孩兒和朋友一起去酒吧玩兒,準備離開時, 被3名男子搭訕,說是請她倆吃飯。吃完飯之后, 這3名男子就帶著兩個女孩子進入了一家酒店,從此改變了女孩兒的命運。



進入酒店之后,男子哄騙這位14歲的女孩兒吸食「笑氣」并且說不會有什麼事兒,但吸完之后, 女孩兒的身體就出現了不舒服的情況并隨即暈倒了,同行女孩兒見狀有些害怕,想要打120但被男子制止,勸說她這是正常的反應,沒關系的。

一直到第二天,女孩兒在醫院搶救的時候,才告知她的父母,而原因卻說是女孩兒喝多了被送到醫院搶救的。

但是,等到父親趕往醫院時, 女兒卻永遠的離開了。這位父母無法得知女兒當時真實的情況,只能從同行的女孩兒口中了解經過。



聽到女兒的慘狀,這位父親心如刀絞,要為女兒討回公道。

看到這樣的結果,我們身為旁人都是如此的心痛,更別提女孩兒的父母和家人了,一個花季年齡的少女,本應該在學校好好讀書、和朋友們一起快樂的玩耍、享受著青春的時光,但 生命卻到此終結。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了。

孩子到了青春期,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社交、有自己的空間, 雖然應該得到父母的尊重,但這不意味著父母就要任由孩子自己去發展。

畢竟孩子還未步入社會,對于危險和未知還沒有足夠的經驗和意識,所以,仍需要父母的引導和指點。



安全和防范意識一直是父母要告訴孩子并且孩子也要去認真聽取的。

娛樂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在玩兒的同時,也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特別是女孩子,更要保持理性的頭腦。

我們無法判斷和預測壞人會做出多麼沒有底線的事情, 但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必要的安全常識以及基本的社交要求,讓孩子能夠遠離危險,免受傷害。



★社交時要擦亮雙眼,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友不慎,很可能把自己拖下水。

而在交友社交方面,家長也要告訴孩子:

有不良嗜好的人要遠離;

家庭不幸的人要保持距離;

不要被朋友的言論以及行為所左右;

不管朋友出于什麼目的讓你做這件事情,自己也要保持理性的頭腦和原則,不要輕信朋友的話。



★外出時,不要聽信陌生人的話

家長在育兒的路上,盡量滿足孩子該有的物質要求,避免孩子禁不住外界的誘惑而迷失方向。

別人請吃飯,要學會合理的拒絕;

不要被一句暖心的話、一杯奶茶、一包零食蒙蔽雙眼;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別人給的好處背后,很可能藏著巨大的危險甚至陰謀,

自己出門在外,與陌生人保持距離、不要輕信任何人的話。



★「不安全」的場所,不要隨便進

很多父母對自己青春期的女兒,提出的第一個要求就是,晚上9點前必須回家,因為晚上很容易發生意外和危險。

未成年必須要知道,不正規的場所不要去、不能吸煙喝酒、不能自己住酒店、不要跟著所謂的好朋友出入酒吧、KTV、舞廳等場所。

記住安全常識,不接觸危險以及有潛在危害的人和地方,便能最大程度的保護好自己。







★只有父母才是自己最值得信任的人

父母要與孩子建立穩定的、親密的親子關系,多溝通、多了解孩子的動態以及他們的社交情況。

兒童時期的孩子,往往與父母無話不說,但到了青春期之后,孩子們往往將友情看得比較重,他們渴望朋友們認可自己、能夠有人和自己一起玩兒,于是,孩子往往和父母的關系越來越遠,和朋友反而走得更近。



但是,一旦交到損友,便很容易被帶歪,甚至走向極端、錯路。

父母才是孩子最值得信任、最想去傾訴的對象。當孩子遇到困難或者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找父母去商量,問父母該怎麼處理,這樣也能夠避免自己陷入僵局或者發生危險。



辣媽語錄:

這位14歲女孩兒的經歷也許只是個例,但并不代表離我們很遠。

危險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防范意識和保護意識還是要時刻擁有的。

家長要經常提醒孩子安全社交、外出的注意事項,防止孩子忘掉以及不當回事兒,讓他們看看這些悲劇,認識到其中可能會存在的危險, 做到保持警惕,不要過于叛逆和任性。只有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能讓自己快樂的生活下去。

家長們,你有給孩子講過關于安全社交方面的信息嗎?

(圖片源自網絡)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