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大學聯考,考杜牧、顏真卿甚至還考了中國皇帝的書法
2024/04/18

與很多國家的秋季入學制度不同,日本大學的新學期是在每年四月開始。相應地,日本大學聯考在四月之前的冬季舉行:首先是一月中旬周六、周日的全國統一考試;統考成績出來后,考生再根據成績報考心儀的學校,參加各個學校獨立舉辦的第二次選拔考試。

日本大學分國立、公立、私立三種,全國統一大學聯考是國公立大學獨有的制度,私立大學則各自出題招生。

戰后,日本全國統一大學聯考制度幾經變更,名稱也換了幾次。最早是1949年開始的「一期、二期校制」,將全國國立大學分為一期、二期兩類,一期大學多為名校,二期學校多是舊制專門學校、師范學校。

一期校考試成績出來后,二期校才開始考試,因此必然導致優秀考生集中在一期校的結果,加劇了一期、二期校之間的差距。

因此1979年后,引入「大學共通第一次學歷考試」制度,廢除「一期、二期」校制,考生原則上只能選擇一所國公立大學。

同時成立獨立行政法人大學入試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ination,簡稱DNC),歸文部科學省管轄,負責全國統一大學聯考的各項事務。

1990年起,「共通第一次考試」改稱「大學入試中心考試」,簡稱「中心考試」。考題全為客觀題,須涂答題卡,私立大學也可將成績納入考察范圍。

2021年1月起,「中心考試」改稱「大學入學共通測試」,并計劃改革考試時長與題型。比如國語、數學題在客觀題之外將增加主觀題,英語增加聽力比重。

原本還要將英語能力考試成績作為大學聯考英語成績的參考,但這引起教育界和民間的強烈批評,認為會加大教育不公平,因為不是每個家庭都有能力讓孩子準備學校教育之外的英語考試,這項改革于是暫告擱置。不過其他改革將在2025年正式實施。

2023年的日本大學聯考試卷(圖|維基百科)

與我國大學聯考考場多設置在中學內不同,日本大學聯考考場一般安排在大學內。 應屆生的考場多數在距離就讀高中最近的大學,復讀生一般被安排在離家最近的大學。確定考場后,不少家長會陪孩子提前來看一看校園環境。

京都府內容納考生最多的考場在京都大學,大考前夕,吉田本部與南部小區各處門口都擺出考試的指示說明牌,提醒大家不要影響考生。

考試當日,雖說學生家長也可以陪考,若有特殊需要,還可以申請送到考場門口;但考生單獨應考還是主流,不會見到近年我國送考時「旗開得勝」的盛大場面。

若考試當日因疾病、事故、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而無法參加,最遲可于考試當日向考場所在的大學申請日后補考。

年初石川縣能登半島發生7級強震,災區所有考生均獲得補考資格。前幾年新冠流行時期,倦怠感、腹瀉、味覺嗅覺喪失等感染新冠的典型癥狀均被視為可以補考的條件。

大學聯考之際,一間神社用神簽排列出的「合格」二字(圖|維基百科)

2024年1月10日,「大學入試中心」主頁發表公告「致2024年度大學共通測試考生」,提醒考生注意天氣、交通情況,盡量提前到考場。 若因公共交通延誤、停運導致遲到,當天可參加相應后延的考試。

并說明了補考條件,舉例有「親人重病、死亡」「家中火災」「遭遇意外」「遭遇癡漢」等。并提醒考生隨時關注公號(X,舊推特)的最新信息。大考前一天的12日,文部科學省公號表示,「若遇包括生理期在內的身體不適,可申請參加補考」。

很快有新聞報道,「生理期補考OK。別勉強」。這是第一次將「生理期」明確記入大學聯考補考條件,網友感慨,「最近還真是長進了。要在昭和時代,那都是自己負責了事」。

關于大考遭遇生理期的討論,前幾年網上的報道主要還停留在提醒考生「可以調整,及早就醫」的階段,告訴大家可以通過服用激素避孕藥調節月經,確實是「自己負責」。

這一兩年,我也留意到日本不少大學開始免費提供衛生巾。有的直接放在洗手間,有的提示可往保健室取用。2023年有了明確的進展。這年5月24日,文部科學省召開第十四屆大學入學者選拔協議會,特別轉述了前日參議院厚生勞動委員會上公明黨議員山本香苗的提問,指出應考慮到生理期對女性考生的不利影響。

最近日本不少大學開始免費供應衛生巾

2023年9月,日本三大報社之一的每日新聞社對日本全國47個都道府縣教育委員會進行問卷調查,詢問是否將經期疼痛及經前綜合癥視為公立高中的補考條件。結果僅15處給出了肯定答案,11處表示否定,其余各地沒有明確答案。

同年11月16日,參議院文教科學委員會上,國民民主黨的伊藤孝惠針對調查結果,要求各地積極應對。12月19日,文部科學省向全國各自治體發函通知,明文規定自2024年起,「月經伴隨癥狀」也是中考補考條件之一。

山本香苗和伊藤孝惠自然都是女性政治家。山本是京大文學部西南亞史專業出身,曾作為土耳其語專家擔任外交官。2001年從政,2014年擔任厚生勞動副大臣,負責勞動、育兒、年金部門。

近年積極推進各項女性議題,包括提高女性福利、改善女性貧困問題、推廣經期假等,贊成夫婦別姓。伊藤畢業于金城學院大學文學部國文學科,畢業后進電視台。做過記者和紀錄片編導。

2016年從政,支持夫婦別姓、同性婚,認為日本最深刻的問題是「男女不平等、長時間勞動、非正規雇傭、工資水準低下」。日本男女性別差距指數長年接近墊底,其中政治、經濟領域的不平等尤其嚴重。不知這樣的女性政治家能否稍微帶來一點轉機。

2024年1月14日的《朝日新聞》大學聯考真題專版。按照慣例,每年日本統一大學聯考結束后,這家報紙都會第一時間公布真題和答案,并略加講解

共通測試剛結束,大學入試中心就公布了正確答案,供考生估分,準備各大學的第二次選拔考試。各教培機構與媒體還公布了原題、答案及解說。

日本現行統一大學聯考為「5教科7科目」,所謂「5教科」即國語、數學、外語、歷史地理公民(舊稱「社會」)、理科。外語有英、德、法、漢、韓五種,其中英語考試最多。地理歷史公民有世界史、日本史、地理、現代社會、倫理、政經、倫理政經等科目,理科有物理、化學、生物、地學等科目。

考生可以根據志愿校志愿專業的要求從這兩個教科中各選擇自己擅長的兩個科目。 比如想考文史專業的通常會從世界史、日本史、地理中選兩門,想考法學專業的多從現代社會、倫理、政經中選擇。

2024年的國語題共四大題,200分,每大題50分,全部是選擇題。第一題是評論文,第二題是小說,第三題是古典日語,最后是漢文。

漢文題選了杜牧的《華清宮》,并《天寶遺事》《遯齋閑覽》《甘澤謠》中有關楊貴妃嗜荔枝的三則記載。其下共6道選擇題,第一題關于律詩、絕句、押韻的概念,第二題考察百姓、膾炙人口等詞匯的解釋,第三題是「窮人力,絕人命,有所不顧」的漢文訓讀及現代日文解釋,第四題是「一騎紅塵妃子笑」的現代日語含義,第五題是史料解讀,第六題是綜合理解。杜牧在日本不算有名,不知道今后巖波文庫的《杜牧詩選》會不會賣得好些。

世界史分AB兩門,A是近現代史,主要是理科學生選修。B從古代史講到現代史,是文科生必選。今年的世界史B共4大題,共100分,全為選擇題。第一大題下有三小題,分別是中國古代史、英國中世紀史、英國近代福利制度改革史。中國古代史共三小題,基于引自《史記》和《讀通鑒論》的三則史料,討論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題型很有意思,并非死記硬背就能解決。

比如第三道選擇題說,對于明初官員而言,一族諸王被視為眼下的重大問題,有人以西漢和西晉的先例警醒人們「以古證今」 ,這個明初官員舉出來證今的古例是什麼,由一族分權導致的歷史事件又是什麼。正確答案是「吳楚七國之亂—靖難之役」,要點在于排除黃巾之亂、赤眉之亂等干擾選項。

第三、四兩大題一改傳統題型,采用了近年大學聯考題中受到好評的對話體,形式更為活潑。以第四大題為例,關于世界各地古代的文字,共三小題。第一小題給出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照片,師生就此展開對話:

近藤:我在網上看到了唐代長安制作的石碑照片,好像不是用漢字寫的。這是什麼?

老師:這是敘利亞文。書寫記錄敘利亞語時使用的文字。敘利亞語是阿拉姆語衍生而來,西元一世紀開始使用,之后作為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基督徒使用的語言而傳播開來。

近藤:這麼說來,制作這塊石碑的基督徒使用的是敘利亞語?

老師:沒錯。自羅馬皇帝(甲)公開承認以后,羅馬帝國境內展開了基督教教義的討論;但在與羅馬帝國對立的薩珊王朝,形成了從羅馬帝國內教會獨立出來的教會。于是,基督徒分布至伊朗各地,又來到中國。他們很多人在教會使用的語言是敘利亞語,因此也應該會使用敘利亞文。

……

其下第一道選擇題考察(甲)的事跡,以及其召開大公會議的內容。考生不僅要知道甲是君士坦丁大帝,還要知道他曾為加強增稅而嚴禁隸農逃亡,以及曾在大公會議上將阿里烏教派斥為異端。

第三小題的資料圖是顏真卿《祭侄文稿》的起首部分,仍是一段師生對話:

老師:此處作為課題的是顏真卿的《祭侄文稿》。這是顏真卿為祭奠因(乙)而死的侄子撰寫的文章草稿。

神本:世界史課上學過(乙)。作品中說的「逆賊」,是指安祿山麼?

老師:沒錯。

杉田:說到顏真卿,我很喜歡以前學過的莊嚴的楷書。和唐初工整的書風印象完全不同,顏真卿活躍的時代,是文化發生很大變化的時期麼?

老師:你發現了很好的問題。生于公元八世紀后半期、推崇(丙)的韓愈,曾批判王羲之的書法是追求表面之美的「俗書」。

杉田:文學與藝術的觀點有關聯呢。

老師:是的。進入宋代以后,歐陽修高度評價顏真卿的楷書,認為可以反映人物品格,蘇軾也極力將顏真卿的書法視為書法史上劃時代的作品。追溯顏真卿的書風與評價形成,可知唐代后期至宋代的文化流變,即所謂的(丁)。

福村:這部作品上有好多印章。這到底是什麼?

老師:這些印章是擁有或鑒賞這部作品的人留下的,最大的是清代乾隆皇帝的印章。

福村:清代的皇帝不是漢人,也對書法很感興趣呢。

老師:是的。乾隆皇帝自己也非常愛好書法,收集了大量名品。乾隆皇帝還出版過書法全集。這類皇帝主持的文化事業,可以說是中國能長期保存書法文化的一個原因。

其下第一道選擇題考察安史之亂的史實,學生要知道回鶻援軍在戰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二道題考察韓愈古文運動的主張。第三道題是判斷正誤,給出兩段敘述,「積極關心書法文化的乾隆皇帝,承認漢人的言論自由,保護中國的傳統文化」,「清代皇帝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政策,與北魏孝文帝維持拓跋先輩文化的同時推進的漢化政策相通」。這些題目對中國人來說自然很容易,但對于日本高中生而言,想必需要一番思量。

這些年來,中國文史在日本大學都是冷門專業,愿意繼續讀研深造的日本學生就更少了,這些專業的碩博士生大多數都是留學生。不少學者對此表示憂心與遺憾,擔心學科凋零,也擔心日本學生對中國不再有興趣。不過從大學聯考試卷來看,漢文與中國史仍有相當的存在感,作為某種「教養」,留在考生的記憶中。

剛剛完成大考的學生們接下來還要申請志愿學校的第二次考試,國公立大學通常二月底考試,三月上旬出成績;私立大學的考期各不相同,通常在一月底二月初,最遲到三月還有考試。如果不是執著非上某名校不可,不少報考國公立大學的學生同時也會申請一所不錯的私立保底,據說平均都會申請3到4所大學。

一家私立高中貼出的大學入學考試合格者公告(圖|維基百科)

當然,如果只是想上大學并不難,私立大學還有內部推薦、提前申請等多種樣式。友人的小女兒就是在高三下學期申請了一所私立大學的免試選拔,順利通過,度過了非常愉快的高中生活。考試大國出身的我最初難免驚詫,難道不想拼一拼名校了麼?友人夫婦笑道,她自己開心就好了!如今她馬上升入大三,每天忙著打工、學外語、社會服務,假期則攢錢旅行。

東京大學入學考試的合格公布日,合格者的考試號碼被張貼出來,在公布欄前,成功通過考試的考生被在校生祝賀并被拋起慶祝。然而,出于安全考慮,自2007年(平成19年)4月起,這種拋人慶祝的做法被禁止(圖|維基百科)

2024年日本統一大學聯考報考人數為49萬1913人,創歷史新低——這個數字在十年前是56萬多;其中85.3%為應屆考生,占今年應屆考生的45.2%,皆為歷史新高。也就是說,大學聯考考生總數越來越少,復讀生也越來越少。隨著少子化的加劇,考生人數會進一步減少,大學將面臨嚴峻挑戰。

而在2021年,大學入試中心就表示由于考生減少,中心陷入赤字,未來全國統考甚至可能難以為繼。我們或許不久就會見證這一切。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